leyu乐鱼app官网下载安徽建工2021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栏目:媒体新闻 发布时间:2023-12-05 10:58:01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屋建筑工程、房地产开发经营。此外,公司还拥有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服务、建材贸易、水力发电等业务。

  1.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投资。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涉及公路、市政、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港口航道等领域。公司拥有公路、市政、港航工程总承包等6项特级资质及多项一级资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备突出的资质、业绩等优势。安徽水利、安徽路桥、路桥集团、安徽路港、安徽交航等子公司均具有突出的专业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基础设施投资业务是基建传统施工核心业务产业链的延伸,随着近几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变化,公司持续巩固“投资+施工总承包”的业务模式,稳健发展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业务,积极承揽规范优质的PPP项目、片区开发项目。公司基建投资业务覆盖交通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等领域,业务结构由“单一施工”为主转型为“投资、施工、运营”并举。

  2.房屋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为公司传统施工主业之一,公司拥有2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先后承建了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所属安徽三建为省内房建行业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房建业务与房地产开发、设计、咨询、监理、物业管理等相关业务协同,形成“开发+设计+施工+服务”的一体化优势。

  3.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为公司传统主业之一,拥有安建地产与和顺地产两个地产品牌。房地产开发业务不仅是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而且强力带动建筑施工、工程技术服务、建材贸易、仓储物流等关联业务发展。公司的融资、施工和技术服务能力,也为房地产开发业务提供坚实基础,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不断优化项目业态结构,持续强化风险防控,更加重视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切实提升房地产项目开发效率和效益。

  4.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公司紧跟国家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导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业务,2014年开始投资建设装配式生产基地,已建成并投产运营基地3个,在建基地3个,筹建中1个,详情及产能情况如下:

  2015年建成投产的肥东基地获评首批“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经过数年运营,已建立与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体系、管理模式和营销能力。安徽建科获批“国家级装配式研究基地”,正在建设“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造实验室”,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具有突出的设计、检测等技术服务能力。

  5.检测业务。公司及所属企业还从事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咨询、检测、监理等业务,拥有设计甲级资质10项,监理甲级资质2项,检测类最高等级资质3项。公司所属共8家检测公司,业务覆盖房建、交通、水利、市政、轨道交通、建筑机械设备等检测领域,其中检测二站和路桥检测获批高新技术企业。房建类检测方面,检测二站检测类别、检测参数、综合检测能力均在全省领先。交通类检测方面,路桥检测和环通检测拥有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资质,检测参数涵盖公路、水运、房建、市政、水利、轨道交通等领域。

  6.建筑材料。所属子公司安建建材主要从事商品混凝土、干粉砂浆等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贸易。安建建材系公司主要建筑材料集中采购供应平台,有利于公司施工业务降本增效。同时,该公司重视对外开拓业务,深耕省内16个地市,持续开拓省外市场,与中建、中交等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发展规模和盈利能力,该公司连续三年被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评为“中国建材企业50强”。

  7.水力发电。公司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号召,积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控股运营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24.61万KW,权益装机容量18.81万KW,年设计发电量约10亿KWH,已全部建成发电,电站分别位于安徽省霍山县、金寨县和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

  2021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85%。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4.40%。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115,066个,同比增长12.03%;从业人数4,172.34万人,同比增长1.25%。综合来看,建筑行业总产值、新签合同额及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仍有明显增长,建筑业仍旧面临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基建投资增速上行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的市场背景下,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结构的调整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勇于变革转型,加快提升发展质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国家将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十四五”期间,强基础、补短板、两新一重将是重要的投资方向;新老基建共同发力,积极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这些都给建筑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基建领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021年上半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9.3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47%。其中,新开工面积22.53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2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1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23%。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工程建筑市场,随着“三条红线”政策出台和“房住不炒”政策加力,房建领域的增长慢于基建领域,但房建市场总体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住宅领域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或将呈现下滑,但保障房建设、公建设施建设、智慧厂房建设、传统厂房智能化改造升级等细分领域仍有较大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现有建筑工人老龄化、年轻建筑工人断档、人工费逐年提高,加之国家大力推行绿色施工的理念,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装配式建筑也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对比发达国家差距仍旧较大,政策逐渐向装配式建筑倾斜,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助力行业进一步发展。《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左右,力争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设区的市培育或引进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不少于3家,全省培育50个以上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5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合肥市“十四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也明确:到2025年,全市重点推进地区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达到35%,积极推进区域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超过30%,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2000亿元。一系列重磅文件表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顶层政策框架已逐步走向成熟。作为建筑业未来,装配式建筑在环保要求不断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发展趋势十分明确。

  在“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后,房企整体融资环境收紧,同时,各地纷纷加大对信贷违规资金进入楼市的查处力度,在行业整体降杠杆的背景下,未来房地产融资调控预计持续从严。但是,房地产行业事关民生消费和民生改善。疫后房地产行业仍具有一定韧性,商品房销售、房地产开发投资皆快速复苏。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房地产政策层面依然leyu乐鱼app官网下载坚持“稳”字当头,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调,强化并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研发、生产制造、产品质量、生活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关注程度和应用需求不断提高,检测行业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对工程建设实施全方位、分阶段的工程检测也成为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生态环境工程、建筑节能工程还是交通工程、港口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均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正处于从追求建筑数量转变到建筑质量的转换期,工程检测未来发展可期。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研判当前形势,紧盯年度目标任务,认真总结发展经验,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全力狠抓生产经营,经济指标持续增长。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5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50.25%,同比增长34.04%;实现利润总额10.4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55%,同比增长26.45%,实现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23.01%,收入及利润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程施工业务新签合同额369.99亿元,同比增长21.05%,在手订单充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房地产销售完成销售额32.83亿元,同比增长24.97%。上半年突出“重点抓、抓重点”,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加强重点项目管理,未发生一例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创建省级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示范标准化工地17项、市级28项、集团标化工地18项。强力推进项目决算,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工程款回款率91.85%。多措并举狠抓工期履约,组织开展季度生产调度会、主题劳动竞赛、深入项目现场协调指导帮扶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合同转化和执行能力,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稳中向好。

  2.持续拓展市场空间,市场开拓成效突出。公司立足企业实际,着力加强市场开拓,基建工程业务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2.34%,房建业务同比增长18.88%,基建业务占比达63%,业务结构更加优化。加大力度开拓合肥本土市场,上半年合肥市场新中标金额同比提升66%,在合肥市场取得历史性成果。全面布局省内市场,加强与地方平台公司合作,通过新设、收购等方式,新增地方区域公司9个。省外市场新中标金额同比提升68%,西北、西南、南方三大传统市场巩固增强,华中、华北、华东市场取得突出进展。积极拓展新业务模式,依托区域公司开拓片区开发业务项目,成功中标投资额约25.66亿元的枞阳经济开发区整体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以及投资额20.29亿元的舒城县城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一期开发项目。

  3.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新型业务发展提速。紧抓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新机遇,加速布局装配式建筑基地,上半年3个在建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吴山管片基地完成厂房主体结构,芜湖钢结构基地和铜陵PC基地正在进行厂房基础施工。肥东基地上半年装配式构件新签合同额2.43亿元,同比增长90.56%,完成营业收入6615.14万元,同比增长23.12%,实现利润总额1135.36万元、净利润1015.1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6.94%和101.18%。公司首个以建筑工业化方式建造及开发的“锦绣花园-桃花园”项目荣获第九届“广厦奖”。安徽建科“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造重点实验室”房建工程已竣工,核心设备已基本安装调试完成,等待省科技厅进行现场核验。检测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检测二站上半年新签合同2.25亿元,同比增长124.20%;完成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5.33%,实现利润总额0.71亿元、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38%和138.86%,先后中标合肥市轨道交通7号线第三方检测业务、参与合肥市引江济淮安置小区工程检测等以及池州老旧小区改造第三方检测项目。积极开拓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业务,安徽水利生态环境公司围绕生态修复、园林景观等核心主业,努力打造全生态产业链,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安徽交航依托“安徽省水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公司在航道整治、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竞争优势。

  4.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创优夺杯成果丰硕。G42S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获詹天佑奖,淮北市中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PPP项目等3个项目正在申报鲁班奖和国优奖,8个项目已申报“大禹奖”等行业奖,33个项目已申报黄山杯奖。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上半年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9项、新型实用专利93项。加强业务信息化应用,积极推进电子商城、数字工地和数字工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获得安徽省信息化优秀项目1项、软件著作权4项,省级科学技术成果11项。持续深化BIM技术应用,印发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并组织贯彻学习应用。开展公司第二批BIM技术示范项目立项工作,24个项目获得立项,并组织了BIM核心团队成员开展督导活动,做好示范项目过程检查与指导。参加中国施工企协协会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21年下半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优化业务结构,激发创新动能,防范化解风险,强化治理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力争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一是构建市场开发新布局。巩固提升省内市场优势,发挥属地经营优势,深耕细作既有市场。深化重点领域开放合作,紧盯“两新一重”项目,重点关注城市综合开发、“新基建”、生态环保等新兴市场领域。二是优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拓展全产业链优势,提高“高大精尖”项目实施能力,加力加速布局智能建造,以合肥、蚌埠为重点,着眼沿江、沿淮和省域交界城市,增强行业竞争力和话语权。三是培育核心竞争新优势。紧密围绕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方向开展重大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研究,推动创新真正落到发展上。加强“数字工地”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四是共建共享发展新氛围。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弘扬干事创业精神,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践行民主管理理念,全力维护和谐稳定发展局面。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55亿元,同比增长34.04%;实现利润总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2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23.01%;期末公司总资产1,133.80亿元,较期初增长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6.07亿元,较期初增长4.33%,公司运营总体平稳。

  报告期,公司工程施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2.11亿元,同比增长44.37%,实现毛利15.53亿元,同比增加9.69%,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6.99%,同比降低2.21个百分点。

  报告期,工程施工业务新签合同155项,合同总金额369.99亿元,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1.05%。

  报告期,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33亿元,同比降低18.50%,毛利6.59亿元,同比增长27.39%。毛利率15.95%,比上期增加5.74个百分点。实现签约销售面积49.67万平米,签约销售金额32.83亿元,房地产销售在当前政策调控形势下仍然取得较好业绩。新增土地储备面积约240.92亩,期末土地储备面积约718.98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公司所从事的工程施工、基建投资、房地产开发等主营业务,受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建设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较大,外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将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不确定影响。

  2.突发事件风险。工程项目建设受自然环境及不可抗力影响较大,暴雨、洪水、地震、台风、海啸、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对作业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增加运营成本等风险。

  3.项目投资风险。公司投资主要集中在PPP和房地产项目,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复杂程度高、工期和质量要求严,受政策影响明显等特点。在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实施和运营上述投资项目,可能会影响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

  4.项目管理风险。工程项目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受环境影响较大,面临各种自然环境风险。政府对安全质量的监管日趋严格,对质量问题的处罚更加严厉,质量管理压力加大。环保因素在监管中更加凸显,环保控制措施对企业业务运营的影响日趋明显。项目核算、进度、安全、质量、成本等管理任务较重,管理难度加大。

  5.财务资金风险。建筑业务规模大,资金占用高,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各项业务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流动性风险压力加大。房地产及基建投资业务前期投资数额大,业主结算不及时,现金流回流较慢,财务融资规模较大,外部付款环境不容乐观。

  一是加强对国家及地方政府经济政策的分析研究,坚持战略引领和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标准。严格执行项目论证和决策流程,做好投资成本控制,强化项目全过程风险管控。针对不同项目具体风险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预案,保证风险整体可控。二是坚持规范稳健运营,牢固树立“现金为王”意识,积极拓展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优化财务结构,防范出现流动性风险和债务违约风险,确保企业安全健康发展。三是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在产业转型发展时期,将风险管理作为经营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风险管理的机构、人才、制度和流程,分类防控资金、投资、经营、安全生产等各类风险,落实各级风险管理责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建筑施工产业链上游设计咨询、中游建筑施工、下游工程技术服务和运营维护等环节,拥有覆盖建筑业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基础牢固,形成主业突出、业务协同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基建投资领域,公司持续巩固“投资+”的盈利模式,投资与建筑施工、工程技术、建材贸易业务联动,由传统施工向投资运营转变。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开发业务不仅是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也强力带动建筑施工、工程技术服务、建材贸易等关联业务发展,工程施工为房地产业务提供建设服务,降低投资开发成本。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构件生产与设计、施工、检测、建材贸易、建筑机械等业务协调联动,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在检测业务版块,公司所属共8家检测公司,业务涵盖房建、交通、水利、市政、轨道交通、特种设备等检测领域。

  作为省内建筑业龙头企业,公司拥有房建、公路、市政、水利水电、港口、码头、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监理、房地产开发等各类资质236项。其中建筑工程总承包、公路工程、市政、港航等四类特级资质8项,各类施工和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81项,设计甲级资质10项,监理甲级资质2项,并拥有商务部批准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任务实施企业资格。在当前行业门槛偏低、建筑企业数量增多、市场竞争leyu乐鱼app官网下载更趋激烈的情形下,公司突出的资质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各类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突出业绩。公司经营区域分布全国各个省市区,以及境外7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一大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获得了良好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鲁班奖12项,詹天佑奖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李春奖”等其他全国性工程奖项20余项,省(部)级建筑工程质量奖200余项。

  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工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在房屋工程、建筑工业化、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水利港航、绿色建筑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累计取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0项、国家行业科技进步奖20余项;国家级工法17项、省部级工法400余项;主参编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6项、地方标准90余项;拥有专利930余项。不断加强BIM技术培训和应用,先后获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奖12项,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奖5项,获得长三角“奋斗杯”青年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1项。

  公司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进军建筑产业化,坚持发展智能建造。公司是行业内较早涉足装配式建筑的企业之一。2014年开始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截至报告期末,已建成并投产运营基地3个,在建基地3个,筹建中1个。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一是产业链条更加优化。依托公司的设计、开发、施工、物流等一体化产业链,公司在装配式领域形成了“生产基地+设计企业+施工团队+大型设备供应+检测科研团队+建材供应”的业务协同模式,并积累了成熟的设计、生产、施工、物流、研发等全过程管理经验,上述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将在新基地运营中得到复制并进一步优化。二是技术人才优势进一步发挥。先后参编完成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省级标准13项,获评国家级工法2项、省级工法28项,取得专利79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2项。肥东基地2015年获得安徽省首批“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称号,2017年被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安徽建科2020年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研究基地”。公司具有稳定的设计、生产、施工和研发团队,随着生产人员熟练程度的提升以及研发团队对工艺流程的优化完善,有望进一步释放产能、提升营利能力。三是成本管控能力较为突出。公司实行钢材、砂石等主要材料的集中采购制度,有效保障装配式建筑基地的成本控制能力。拥有自有产业工人队伍且整体素质逐年提升,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安徽建机为PC构件现场施工提供专业化吊装设备和施工机械,有利于提升项目现场的建设效率。未来公司将以合肥为中心,积极布局省内装配式基地,形成“十字形”格局,并发挥沿江、沿淮、省域交界城市的水运和地域优势,打造形成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集群。

  安徽建工文化底蕴深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企业作风始终贯穿于安徽建工发展壮大全过程,经过多年沉淀和不断吸收先进文化,确定了“创造空间艺术,成就人文生活”的企业使命、“诚信为本、敬业至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卓越文化引领下,安徽建工秉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攻坚克难、锐意创新,铸造了大批精品工程,成为安徽省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安徽建工”品牌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也具有一定知名度,打造了“安徽建工”主品牌及“安徽水利”“安徽三建”“安徽路桥”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子品牌,形成了“一主多元”的文化体系和品牌体系。

  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282人,其中,高级职称1698人,中级及以下职称7584人,拥有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注册会计师、一级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职/执业资格人员4616人,形成了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公司充分发挥国企政治优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治忠诚,深化理论武装,提升能力素质,努力打造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职工队伍,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公司形成较有成效的集约管理体系,围绕项目管理所需专业技术成立专业化公司,对专业技术和生产资源进行专业化经营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招标平台、集采平台、资金中心等措施,实现对招标采购、资金资源等进行集中管理,不断强化统筹管控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公司持续创新激励机制,及时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有效控制管控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公司降本增效和高效管理,推动公司核心能力进一步增强。

  美科技股现“逃顶”?扎克伯格“11月几乎每天都在卖股票”,还有这些高管也在套现

  美科技股现“逃顶”?扎克伯格“11月几乎每天都在卖股票”,还有这些高管也在套现

  地天板后两跌停!刚刚,董秘被停职,此前强蹭“抖音概念”,已被证监会立案

  地天板后两跌停!刚刚,董秘被停职,此前强蹭“抖音概念”,已被证监会立案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